我們都知道,新高考推行之后,第三批實行新高考改革的省市采用的是“3+1+2”的選科模式。據統計,該模式下共有12種選科組合方式,那么學生們應如何選科?怎樣選擇才對自己最有利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什么是“3+1+2”模式?
較之剛過去不久的2020高考,2021高考又有一些新省份將實行新高考。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共8省市正式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從2019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也就是2021屆考生)開始實施。
“3”是語文、數學、外語,由全國統考;“1+2”為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其中“1”為物理、歷史科目2選1,“2”是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中選擇2科。
為增加考生和院校雙向選擇機會,考生志愿將采取“專業(類)+學校”的組合方式。
影響等級賦分原則
“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每科原始成績為100分,轉換后賦分成績滿分依然為100分,賦分起點為30分。”
轉換時將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績從高到低劃分為A、B、C、D、E共5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分別約為15%、35%、35%、13%和2%。
各科目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時,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原始成績,按照事先確定的比例,依照轉換公式,分別轉換到100~86、85~71、70~56、55~41、40~30五個分數區間,得到考生的賦分成績。轉換基數為實際參加該科目選擇考的人數。
具體等級比例和賦分區間為:
學生選科時存在的盲目行為
01.跟風式胡亂選擇
這種情況是最多的,為什么很多學生扎堆選擇理化生,尤其是物理,一方面選物理確實重要,因為這樣大學專業幾乎沒有限制,但是如果物理成績很不好呢?也還得選嗎?
實際情況就是有些物理成績不好的學生也跟風選了,好像不學物理讓人感覺不夠聰明,屬于智商低行列似的。強求的后果就是任人宰割。
02.靠感覺感性選擇
也有不少學生完全跟著感覺走,自己感覺哪門學科學的還可以,成績還不錯就選了,其實人家這一門成績好的更多,大部分都比你強。
也有的同學自己比較自己的各科情況,認為其中某幾科成績相對其它科較好,于是就選了,而不是和別人比較。
03.靠興趣愛好選擇
有的學生是因為喜歡某個學科,或者喜歡某個老師,最終選了這門學科,上課喜歡聽這個老師的課,但是就是考不了高分。喜歡老師和你最終能考多少分是兩碼事,不能感情用事,老師不能最后幫你考大學。
“3+1+2”模式下12種選科組合
01
組合:物化政
可選專業:超過96%
組合優勢/劣勢:專業選擇面廣,利于將來考研和考公務員
分析及建議:
物理+化學+政治,這種組合的優勢在于:第一,專業選擇面廣,可報專業超過96%;第二,為未來發展有幫助,政治科目的加入,有利于將來考研和考公務員。
這個組合中三門學科所學的學習能力各有側重,物理強調邏輯思維能力;化學盡管是偏理科科目,因為知識體系的因素,需要進行大量的記憶;而政治又需要良好的文字表達能力和文科素養。
三門學科之間關聯性小,學習跨度大,所以,學習該組合需要文理科素養兼備。不具備這種特點的考生,一點要慎選。
02
組合:物化地
可選專業:超過96%
組合優勢/劣勢:記憶背誦內容較少,學科之間關聯密
分析及建議:
這個組合是一個比較偏理科的組合;它的優勢有兩個:一是專業選擇面廣,可報專業均超過了96%;二是學習時記憶背誦的內容較少,理解的內容最多,學科之間關聯密。
地理雖說是傳統文科,但是相對其他兩門文科,更偏重于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所以,與擅長文科思維的學生相比,那些能夠選擇物理和化學科目、擅長理科思維的學生學地理更具有優勢。同時,這個組合也存在著挑戰:學習難度大,選科人數多且優生多,競爭尤為激烈。
03
組合:物化生
可選專業:超過96%
組合優勢/劣勢:學習難度大,選科人數多且優生多,競爭尤為激烈。
分析及建議:
物化生這個組合可以說是純理科組合了,一般理科很強的學生,都會直接選擇這個組合,這樣的選擇可能會違背了新課改全面發展的理念,但是新高考選科還是要以學生的個人意愿為先,按照興趣愛好為準。
一般選擇物化生的學生,要么是理科特別好的,要么是文科特別差的。大家都知道新高考采用的是賦分制,如果物化生成績一般的學生選擇這三科,遇到理科學霸,是很不占優勢的,因為競爭太激烈了。
04
組合:物生政
可選專業:92%左右
組合優勢/劣勢:適合有理科情結但不喜歡化學的學生。
分析及建議:
這種組合雖然也有一些專業不能報考,但是競爭壓力也會小一些,反而會贏得很多優勢。
比如,學了物理這科,很多名牌大學都可以報考,因為一些好大學都對物理這科有限制,不學物理就會失去很多考名校的機會。而選考政治這科,很多文科性質的專業又都可以去學了,大大放寬了限制,而且生物這科又不怎么難,所以高考還是很占優勢的。
05
組合:物生地
可選專業:92%左右
組合優勢/劣勢:生物學科需要擅長歸納和記憶。
分析及建議:
高中選考科目中最難的科目是哪一科?說是物理,可能絕大多數學生都不會反駁;高中選考科目第二難的是哪門學科?如果說是化學,可能就會受到很大的爭議,這個真的因人而異。但是,對于多數學生來說,化學還是比生物和地理難學難考的。
從總體難度上來說,生物和地理是屬于偏“中性”的學科,既需要文科生的記憶,又需要理科生理解,正因為如此,二者學習的深度和考試的難度都不是很大,學生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得分的。
06
組合:物地政
可選專業:92%左右
組合優勢/劣勢:喜歡物理但特別不喜歡生化的無奈之舉。
分析及建議:
物理+地理+政治這個組合的特點明顯:喜歡物理但特別不喜歡生化的無奈之舉??蓤髮I比例在92%左右。
一方面,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在理科思維和文科思維中不斷切換;
另一方面,從已經試點高考改革的省份看,選擇這個組合的考生人數較少,不利于了解自身真實水平;
第三,由于學校師資和場地的限制,大部分學校很難單獨為人數少的組合設計走班課程時間表。
所以,這個組合最具挑戰性。
07
組合:史化政
可選專業:65%左右
組合優勢/劣勢:文科思維有優勢,記憶能力強,邏輯思維能力不太強。
分析及建議:
選這個組合的學生有明顯特點:有文科偏好但對地理學科不感興趣。因為有了一門理科的加入,拓寬了專業選擇面。
"歷史+政治+化學”可報專業比例為65%,而在學習化學時,都需要強調對多而零碎知識點的記憶和歸納,所以,這兩個組合適合文科思維有優勢,文字表達能力和記憶能力強,邏輯思維相對不太強的學生。
08
組合:史化地
可選專業:65%左右
組合優勢/劣勢:擅長以記憶為主、文字表達好。
分析及建議:
“歷史+地理+化學”個組合適合物理不擅長、政治不喜歡,或擅長以記憶為主,動手能力強,文字表達好的學生,學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維跨度大,競爭非常激烈,地理要和學物理的過招,化學、生物要和學物理的比拼,選擇該組合的人要慎重。
09
組合:史生政
可選專業:58%左右
組合優勢/劣勢:有文科偏好,對地理不感興趣。
分析及建議:
選擇這個組合的學生有明顯特點:有文科偏好但對地理學科不感興趣。因為有了一門理科的加入,拓寬了專業選擇面。
而在學習化學和生物時,都需要強調對多而零碎知識點的記憶和歸納,所以,這兩個組合適合文科思維有優勢,文字表達能力和記憶能力強,邏輯思維相對不太強的學生。
10
組合:史生化
可選專業:65%左右
組合優勢/劣勢:適合物理不理想,化學、生物有優勢。
分析及建議:
該組合更適合對物理不感興趣或物理成績不理想,化學、生物成績相對有優勢的學生。如果將來想要學習生物科學、食品科學、海洋科學、環境科學、植物生產類、生命科學、醫學類相關專業的,也適合選擇該組合。
11
組合:史生地
可選專業:58%左右
組合優勢/劣勢:學科跨度小,思維跨度大。
分析及建議:
“歷史+地理+生物”這個組合適合物理不擅長、政治不喜歡,或擅長以記憶為主,動手能力強,文字表達好的學生,學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維跨度大,競爭非常激烈,地理要和學物理的過招,化學、生物要和學物理的比拼,選擇該組合的人要慎重。
12
組合:史地政
可選專業:58%左右
組合優勢/劣勢:學習難度低,選科人數多,競爭異常激烈。
分析及建議:
歷史+地理+政治,該組合是最傳統的文科組合,從學習難度來看,這個組合相對更輕松。從已經試點高考改革的省份看,也是選課人數最多的組合之一,因此,意味著競爭異常激烈。
這種組合更適合想選藝術專業、傳媒專業的考生;或致力于考取漢語言文學、新聞學、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哲學類、經濟學類、法學類、教育學類、文學類歷史學類、管理學類、藝術學類、氣象、地圖測繪、城市規劃、水利水電、酒店管理、旅游、地質勘探、資源管理、文物保護技術等門類和專業的學生。
完美選科策略
在此,給大家總結了四點:
1、認識自己的學科偏離;
2、認識自己的學科能力;
3、考慮專業覆蓋率;
4、注意學科之間的關聯及學科力量。
首先來說第一點,簡單說來就是:我是“偏理生”,還是“偏文生”。
理解自己偏理還是偏文,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思維模式,不同的思維模式,在不同科目的學習中會起到不一樣的作用。
如果你是“偏理生”,你可能更喜歡有邏輯的表達自己的觀點,生活中的你也能用理性去處理很多棘手的問題。將來的你,想從事基礎科學研究、工程類、醫藥類等專業領域。
如果你是“偏文生”,你可能更喜歡充滿感情的表達自己的觀點,生活中的你對于“人”的思考和觀察很多,同時也用藝術的方式表達自己,另外,好像記憶力也挺強的。將來的你,想從事管理類、法學類、文學類、歷史研究類等專業領域。
第二點其實簡單點說就是:孩子最擅長最喜歡的科目;如果孩子找不出自己最喜歡的科目, 至少可以觀察孩子最不喜歡的短板科目是什么, 這樣可以相應的用排除法來進行篩選。
像2019級高一學生,學校就針對選科組織了大聯考,學校會根據成績信息,按照新高考的模式進行賦分計算。
第三點就不在此說明了,說說最后一點:注意學科之間的關聯及學科力量。
定下首選科目之后,余下的四科,如果前面三點都考慮好了,還做不了決定。那就考慮學科之間的關聯性,學習方法和思維模式也將有所影響。另外就是在讀學校的師資水平、課外培訓機構的師資等。
最后,想跟大家說:選科是由學生在高中一年級學習結束后即可選擇,在高考報名時最終確定。雖說高考報名前都可以更換所選科目,高考報名結束后不可以更改。但在實際操作時,不建議臨時換科目!
課程內容?究竟何為新高考改革??究竟什么是課程標準??究竟什么是學科核心素養??究竟如何推進全國卷?
2019年11月28日 20:432月26日,教育部正式發文,確定了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8省市正式啟動高考
2020年01月05日 19:45第三批啟動新高考模式的省份,已經進入了選科的階段,在第三批新高考中主要分為3+3模式和3+1+2模式
1970年01月01日 08:00隨著第三批試點地區的江蘇、廣東等8個省市公布新高考改革方案,越來越多的學生、家長必須直面新高考的選科
1970年01月01日 08:00高考,一直是社會大眾非常關注的問題,尤其是近年來高考政策的改革不斷改革,從最初的裸分高考被質疑耽誤特
1970年01月01日 08:00?英語一考在即,對于高一高二來說,今年一考考了什么?了解學科考情,科學提分是不容小覷的壓力,統計了近
2020年03月03日 22:37熱門Q&A1政策解答問:你好,今年據說英語必須考120以上才可以報考211,這是真的嗎?答:沒有這個
2020年02月23日 10:26“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是文理分科高考時代,理科生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如今高考改革,“3
2020年04月28日 20:28這是1日在福州召開的全省教育工作會議上傳出的消息。據介紹,今年我省將公布《福建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2020年04月07日 19:33今日關于江蘇新高考方案引起了廣大家長的關注,高考改革變化有哪些,考生需要注意什么,專注教育小編了解到
2020年04月07日 19:33教育部: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優化學前教育班額和生師比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嚴格幼兒園教師資質條件,把好教師入口關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職工存在師德師風問題、侵害幼兒權益要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師存在師德師風問題,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要依法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2023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0.8%
時間:2024年11月12日2020年瀘州高考志愿填報時間,瀘州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
時間:2024年06月25日2020年德陽高考志愿填報時間,德陽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
時間:2024年06月25日2020年綿陽高考志愿填報時間,綿陽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
時間:2024年06月25日2020年廣元高考志愿填報時間,廣元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
時間:2024年06月25日2020年遂寧高考志愿填報時間,遂寧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
時間:2024年0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