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正文

      震撼的山區小學教育 教育均衡發展

      更新:2020年07月04日 15:53 大學路
      高考是一個是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役。面對高考,考生總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時候開始報名?高考體檢對報考專業有什么影響?什么時候填報志愿?怎么填報志愿?等等,為了幫助考生解惑,大學路整理了震撼的山區小學教育 教育均衡發展相關信息,供考生參考,一起來看一下吧震撼的山區小學教育 教育均衡發展

        “隆咚鏘咚鏘!”陣勢排開,100名高矮不同的孩子敲打出鏗鏘有力的威風鑼鼓,臉上充滿自信、昂揚。隨后上場的百人呼啦圈、百人霸王鞭、百人籃球操、260人齊誦三字經的精彩展示,更讓來自北京的家長贊嘆不已。
        
        “真沒想到,一所山區小學竟將素質教育和教育均衡搞得這么好,三年級以上的孩子全部會吹葫蘆絲,一年級的孩子會呼啦圈、二年級的娃學籃球操、三四五年級主攻跳繩和霸王鞭,音體美教育沒落下一個孩子!”一位北京家長說。
        
        六一期間,北京的10名五年級學生和他們的媽媽來到位于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的東長凝小學游學,被自己所見所聞深深震撼和感動,媽媽們發自內心地為這所山村小學打CALL點贊:真正的教育均衡、真正的義務教育,就應該是兜底教育。
        
        農村住校娃的生活不只是學習和吃飯睡覺
        
        東長凝小學是一所山區寄宿制小學,共有來自周邊50個大小村落的260名學生,其中不少孩子是留守兒童或來自單親家庭。
        
        2011年,在山區學校任教近30年,曾榮獲“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的范妹鎖來到東長凝小學當校長。很快,范妹鎖發現學校里有個別家庭條件較好的家長,在周末不辭辛苦地送孩子到城里上興趣班。“為什么不能讓孩子們在自己學校享受到免費的音體美教育?為什么不能讓每一個孩子都受益呢?”他想。
        
        說干就干。范妹鎖多方籌措經費,購*了各種教學設備,并利用在校老師特長,最終開設了書法、美術、舞蹈、吉他、薩克斯、架子鼓、電子琴等11個興趣班。學校的興趣班全部采取報名制而非選拔制,孩子只要想學就不愁沒機會。“每個孩子至少都參加一個興趣班,不能傷了孩子們的自尊心。”范妹鎖說。
        
        除了興趣小組,學校還排練了各種大型團體節目,基本上都是百人起步,朗誦節目更是全校學生全部上場。在不久前山西省舉辦的學生跳繩聯賽中,東長凝小學獲得了花樣跳繩第二名的好成績。
        
        “現在農村學校硬件設施比原來好太多了,但教育理念也要更新,尤其是音體美教育,城里孩子能享受到的,農村孩子也要享受到。”范妹鎖說。
        
        相較于才藝培養,北京家長對這所山區小學孩子們的文明養成感受更加強烈:全校260名學生從教室到操場做課間操,不需要老師吹哨、不需要高音喇叭整頓秩序,全場鴉雀無聲,自動排好隊形;六一兒童節文藝表演在露天操場舉行,沒有舞臺,更沒有后臺,所有節目上場、下場,無縫安靜銜接;食堂保潔、六一文藝演出布置,全部由學生承擔;宿舍井井有條,活動訓練有素……東長凝小學的老師們認為,除了文化知識的傳授,學校更應注重孩子自理能力和文明素養的培育。
        
        讓每個孩子都出彩的“六一”才最成功
        
        六一文藝演出,對很多人來說是珍貴的記憶,但也是一些人的童年陰影。在不少學校,每次上臺表演的都是那幾個文藝骨干,不少人可能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是臺下的觀眾。
        
        在東長凝小學,六一演出時每個學生都有節目。“普及的素質教育讓孩子和家長都特別有成就感。比如有孩子吹薩克斯,很多家長都不認識,他們從沒想過自己的孩子可以這么棒!”范妹鎖說,以前學校的六一演出也是每個班挑幾個人,有節目的孩子可激動了,但沒機會的孩子只能耷拉著腦袋,完全提不起精神來,家長來了也不開心。六一是孩子們的節日,為什么不能讓每個孩子都開心呢?
        
        在一些學校,盡管高水平的舞蹈團、管樂團辦得非常好,但永遠只能是部分孩子參與。相對于非常普遍的只是一小部分學生有機會登臺演出的“六一”聯歡,這臺全校學生“一個不能少”的六一匯演,生動地展示出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均衡。東長凝小學貫徹的不是金牌戰略、錦標主義,孩子們在學校活動中感受到的是公平、尊嚴、快樂,而且毫無壓力。
        
        不僅如此,以往六一活動很重要的一項內容——表彰,更是讓眾多孩子不自在,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或小干部的名額就幾個,絕大部分孩子是坐在臺下為別人鼓掌。但在東長凝小學,每個孩子都領到了屬于自己的獎。除了傳統的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外,他們還評出了星級少年,比如運動之星、表達之星、誠信之星、助人之星等,孩子們拿到獎狀和獎品時興奮不已。
        
        “我們不能只看孩子的某一面,要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長處和閃光點。”范妹鎖說。四年級的小杰從小住校,他母親多年前就離家出走了,父親也在外打工。小杰學習不太好,衣著邋遢,他自己也很自卑,大多數時候都是一個人玩兒。
        
        后來學校排練大型花樣跳繩節目,老師發現小杰跳得特別好,于是鼓勵他好好練。從此,小杰越來越自信了,倒立跳、側翻跳……創造了不少自己的獨家花樣跳繩法,而一下課,同學們更是圍著小杰請教不停。“現在我每天都很開心,交到了很多朋友。”小杰說,自己再也不自卑了,學習成績也在逐步提高。
        
        愛孩子從用心辦好食堂開始
        
        “如果教室里坐的是你的孩子,你舍得不好好講課?”“如果吃飯的是你的孩子,你就給他做這菜?”……如果他是你的孩子,你會怎么做?這是范妹鎖經常告誡并讓老師們思考的問題。
        
        在食堂打飯,學生們先打,等學生全坐下,老師再打飯。而范校長只要在學校,就會親自負責給學生打飯,尤其是有好飯好菜的時候,范妹鎖更是監督得緊。山西人愛吃小米,前幾年即使小米漲到6塊錢一斤,范妹鎖也是照*不誤。
        
        在東長凝小學,也有學生家長不太管自己的孩子,比如學校要*校服,個別家長不愿意出錢。“總不能所有的孩子都有,就他們幾個沒有吧。”每到這種情況,范妹鎖總是自掏腰包把錢墊上。
        
        有人不理解,有人說他傻。事實上,他早已習慣,也傻了30多年了。1985年,從師范畢業后,范妹鎖就被分配到了偏遠的永紅溝小學任教。他在那里一守20多年,開墾了20多畝荒地,蓋起了豬圈,用養殖種植掙來的錢維持著學校的正常運轉,并利用結余款加上自己的工資,為學生蓋起了8間宿舍,讓離家較遠的孩子們全部住上了暖炕頭。
        
        “愛校如家,愛生如子。”這是東長凝小學老師們對范妹鎖的評價,如今更多的年輕老師被他感染。
        
        六一游學結束后,一位北京的家長給東長凝小學的老師發去這樣一條微信:“我們在不斷回憶與范校長相識這兩天的點點滴滴。教育的真諦在東長凝小學的每一個老師心里生根發芽,這深深地震撼了我們。我們渴望著這燭光能夠傳遞,讓更多的孩子受益!”

      以上就是大學路為大家帶來的震撼的山區小學教育 教育均衡發展,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震撼的山區小學教育 教育均衡發展”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