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大學排名 >大學排名 >正文

      復合材料院校排名 金屬材料工程考研院校排名如何?

      更新:2023年03月21日 03:46 大學路

      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復合材料院校排名 金屬材料工程考研院校排名如何?,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起來看看吧!復合材料院校排名 金屬材料工程考研院校排名如何?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考研院校排名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考研院校排名如下:
      第一名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化工系的高分子學科將突出信息材料、生物組織工程材料和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并積極拓展高分子材料在石化、化工、能源、環境、信息技術、醫療器件、航天航空等諸多領域中的應用。
      該專業培養的學生具有理工交叉的特點,學生既可以從事新型聚合材料的研究,又可以從事材料制備、加工工藝技術開發和生產技術管理工作。
      第二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其前身為始建于1954年的北航航空冶金系“非金屬材料與工藝”專業,是國內最早開展航空非金屬材料教學、研究及應用的單位之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分子設計合成與表征、功能高分子、結構/功能一體化復合材料等。
      第三名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建于1993年。本專業2017年通過工程教育認證,2020年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專業老師在線權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金屬材料工程考研院校排名如何?

      全國金屬材料專業排名:

      1.上海交通大學

      2.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3.北京科技大學

      4.清華大學

      5.哈爾濱工業大學

      6.中南大學

      7.浙江大學

      8.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9.西北工業大學

      10.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1.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12.大連理工大學

      13.華南理工大學

      14.湖南大學

      15.山東大學

      16.四川大學

      17.同濟大學

      18.天津大學

      19.東南大學

      20.東北大學

      21.燕山大學

      22.北京理工大學

      23.廈門大學

      24.北京化工大學

      25.武漢理工大學

      26.南京理工大學

      27.東華大學

      28.吉林大學

      哈工大的焊接亞洲第一。中科院金屬所就不用說了強的很。上海交大的材料學院是全國排名第一的,北科的材料也是他們學校最好的專業其中金屬最強。

      拓展資料:

      研究方向:

      高性能金屬材料:重點是大幅度提高實際應用量大面廣的金屬材料的綜合性能;

      材料表面工程:以提高材料表面耐磨性、耐蝕性及賦予其某種功能或美觀效果為主。

      超硬材料:以金剛石材料及其鐵基觸媒劑為主。

      先進纖維材料:以碳纖維材料的原絲及制品為主。

      功能材料:以能量轉換(如電-熱、聲-電等)材料為主。

      生物醫用材料:以人體缺損硬組織組織修復和替代材料為主。

      上述方向充分體現了新材料發展跨學科的趨勢,非常有利于綜合創新能力的培養。

      職業方向:

      1、在鋼鐵、有色金屬冶煉、金屬成型工廠及粉末冶金廠等企業,從事工藝編制、工裝設計,新產品研制開發、產品質量的檢驗與控制,以及生產技術、質量管理工作;

      2、在交通機械、礦山機械、工程機械、車輛、船舶等*廠或修理廠,以及軸承、閥門、彈簧等零部件、標準件*廠,從事金屬零件的鑄造、鍛造、壓力加工、焊接、熱處理等熱加工工序的工藝編制、工裝設計,新材料、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零件內在質量的檢驗與控制,及車間、工段的現場技術服務工作;

      3、在建筑、礦山、化工、交通運輸等行業,從事該行業生產用金屬材料(如羅紋鋼筋、盤條、鋼板等)的選用和材料質量的檢驗;從事相應機械設備的維修件、備用件材質的選用、改進及其質量檢驗;從事各相應機械設備修理的熱加工工序(焊接、熱處理)的工藝編制及現場技術服務;

      4、在有關材料研究院、所,如冶金研究院,鋼鐵研究院、有色金屬研究院、鑄造研究所、焊接研究所等,從事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的開發研究工作;在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學校的材料系從事金屬材料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有關院校的機械系從事金屬工藝學的教學工作。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金屬材料工程

      高考可報考的材料科學與工程排名好不好?

      材料研究方向很多而每個學校側重點不同,下面把一些重點院校給大家進行一下具體介紹:
      1、東北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創建于1950年,是我國最早的金屬材料學科之一,國家級重點學科。專業課的培養目標是使學生具有新材料研究開發能力、材料領域技術咨詢和管理能力,具有計算機基礎知識、工程技術和使用近代儀器分析材料顯微組織的能力,具有現有材料質量的控制和改進、材料的合理應用和工藝開發的能力。
      擁有教育部材料電磁過程研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材料先進制備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新材料與功能材料網上合作研究中心以及遼寧省金屬防護專業技術服務中心。
      該校畢業生主要就業行業包括:計算機、金融、教育和科技咨詢等領域。很多畢業生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2、華南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后流動站,包括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和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并設有3個本科專業。主干學科“材料學”和“材料加工工程”為國家重點學科,“新型高性能與功能材料”是國家“十五”、“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
      近5年來,學院承擔國家攀登計劃、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300多項。重點建設的高分子光電材料與器件實驗室、高分子結構與性能實驗室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近幾年學院畢業生就業率在95%以上,大多從事高分子材料加工、高分子材料合成、信息材料、醫用材料、新型建筑材料、電子電器、汽車、航空航天、貿易等工作或到研究院所、高等學校和海關、商檢等*部門,或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3、浙江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創建于1952年。大學初期不分專業方向,學生可根據特長、愛好和個人發展目標選修課程,4年級采用“雙向選擇”方法,確定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和研究課題。大部分本科生課程由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教授擔任主講。從一年級開始就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并選派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擔任導師。本科生培養目標以繼續攻讀研究生為主,教學內容、畢業論文研究課題以高新技術材料為特色。
      擁有大量現代分析測試儀器、材料實驗裝置和專業教學實驗基地。現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在所有材料二級學科上都有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該專業建有國家重點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九五”和“十五”期間都是“211工程”和“985計劃”重點建設的學科。
      近年來三分之二左右的畢業生免試或考取國內外研究生。其余畢業生主要應聘于大專院校、科研部門和高新技術企業。歷年來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均為100%。
      4、山東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入學前期按“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模式培養,在第7學期,根據社會需求、本人興趣確定主修專業方向。
      該專業設高性能結構材料設計方向、光電信息功能材料方向、材料加工過程計算機輔助設計與智能化控制方向,分別隸屬于材料科學系、信息功能材料系和材料工程系。
      在高等學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從事教學、科研開發、設計與*工作,或在海關、商檢、外貿、科技等部門從事質量檢測、技術監督、生產管理等工作。
      5、北京科技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有5個本科專業。學院擁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專業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兩個“211工程”重點建設實驗室。
      本科部分優秀畢業生被推薦到國外繼續深造,如德國亞琛工大、丹麥南丹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國際一流大學。每年有40-50名被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
      畢業生可在機械、電子信息、冶金、航空航天等行業,從事材料的生產、質量檢驗、工藝與設備設計、材料的再生與利用、材料化學失效和控制技術研究、新材料的研究與開發以及經營管理工作。
      6、天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是我國材料領域學科門類最齊全的學院之一。目前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材料化學等3個本科專業,6個碩士點、5個博士點及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
      多年來,學院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均為100%,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軍工、機械、化工等行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7、北京工業大學
      北工大材料學科設立于1960年,1995年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材料學現為國家重點學科。實行本科生導師制,二、三年級開始在導師指導下參與科學研究。
      畢業生可在國家和北京市事業單位、外資企業、上市公司中就業,可以出國留學,推薦或考取研究生、雙學位、軟件工程碩士等。
      8、北京化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材料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是學院教學與科研的傳統強項。碳及復合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金屬材料防護學科在全國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本科生在三年級后按專業方向培養。學院現已覆蓋了高分子材料、生物功能材料、復合材料、碳材料、信息記錄材料、金屬及表面保護材料、先進陶瓷、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加工等領域。
      學院建有“可控化學反應的科學與技術基礎”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備與加工”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近5年來,學院承擔和完成了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80余項,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獎項20項。
      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達95%,主要以科研院所居多。學生25%以上考研。
      9、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工大材料學院緊密圍繞國防尖端技術發展需要的新型材料、新型材料的精密和特種加工技術設置課程和內容,培養國防尖端技術發展所需的優秀工程技術及管理人員。現有材料學與工程、材料物理、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焊接技術與工程4個本科專業。有兩個國家重點學科和1個國防科工委重點學科。
      學院建有現代焊接生產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金屬精密熱加工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
      每年有40%的畢業生進入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廣州的科研、事業單位和國有大中型企業及高校就業。每年考研率達40%左右。
      10、吉林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下設6個系和4個研究所,材料加工工程為國家一級學科。各專業結合材料與材料加工基本理論圍繞汽車工業急需及未來發展所涉及的材料與材料加工領域組織教學。在超塑性與塑性精密加工、汽車用鑄造合金新材料及其精密成型、汽車關鍵件精密塑性成型工藝與設備、汽車現代焊接成型與控制、材料的宏觀和微觀結構層次上的各種測試、分析、表征方法研究等方面優勢突出。
      近5年來,承擔國家科委、總裝備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類科研項目100多項,獲國家、省部級科技成果獎36項。建有汽車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功能礦物應用基礎與物化性能檢測方法國土資源部開放實驗室、吉林省汽車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近5年來保送、考取的碩士研究生占畢業生總數36%,到中國一汽、海爾等國有企業的占32%,到上海大眾、上海匯眾等合資企業的占13%,到高校、科研單位及部隊的占10%。
      11、上海交通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前身為上海交通大學冶金系。材料學和材料加工工程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
      有金屬基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高溫材料及高溫測試開放實驗室、國家輕合金工程中心。
      近年來,學院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部委、企事業單位以及國外大公司的科研項目200余項,年均科研經費約1500萬元。3年來科研成果20項,7項達到國際水平。
      該專業近3年來本科生就業的供需比連續保持在1∶2.5左右。本科生學習成績優秀者可成為本校或其他院校、科研機構碩士研究生,或被選拔出國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12、清華大學
      本科生在用3年左右時間系統完成基礎理論、人文科學、工程技術基礎和專業基礎課的學習和實踐后,分別按材料物理、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復合材料和電子材料5個方向側重培養。
      目前建有“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先進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摩擦材料分室等重點實驗室。
      近年來承擔國家“八五”、“九五”科技攻關任務,973、863高科技新材料研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各部委、省市科技開發項目近200項。取得過多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技成果。
      既可從事基礎科學研究工作、工程技術工作,又可獨立承擔相關專業領域教學、管理工作。
      13、西安交通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本科設有金屬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粉末冶金與陶瓷材料工程、腐蝕與防護及表面工程等專業方向。學生入學后可自由選擇專業方向。
      學院擁有材料制備、評價和產品開發實驗大樓。曾獲省部級以上獎70余項。年均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至5項、國家攻關、863項目10余項,年均發表論文150余篇。
      可在高校、科研單位工作,也可在機械、冶金、化工、能源、電子、交通、輕紡、軍工等企業從事工程技術與管理工作。
      14、西北工業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覆蓋了原金屬材料及熱處理、金屬塑性加工、鑄造及復合材料4個博士點。其中鑄造學科為國家級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設有博士后流動站,1998年又首批被批準為按照一級學科培養博士生的單位。
      學院建有凝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陜西省磨擦焊工程技術中心、陜西省磨擦焊重點實驗室。目前承擔國家“九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數十項。已有14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和國家發明獎,90多項成果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該專業畢業生供需比例為1∶4.3。全校學生一次性就業率為96.8%。

      橡膠專業大學排名

      橡膠專業大學排名如下:

      1、青島科技大學

      青島科技大學作為我國橡膠領域的“黃埔軍校”,它是一所以工業為重點的國營學校,是一

      所綜合性的文學、藝術、經濟、管理等學科的大學。

      學校是國家"111是我國第一所開設橡膠專業的高等學校。其化學工程、高分子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等學科均位于青島四方校區。

      2、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學校位于廣東省廣州市,擁有國家重點大學雙項目名稱,并入選111計劃”。作為一所擅長工程的大學化學在材料科學等領域。

      很多喜歡這個行業的學生會在成績好的前提下選擇這所大學。學校以優良的辦學條件和學風,培養了一大批科技骨干和著名企業家。

      3、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北京化工大學1958學院創建于年,是我國最早以高分子材料

      為特色,復合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金屬材料協調發展的學院和系之一。

      經過60年的建設和發展,學院已成為我國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交流與合作、文化傳承的重要創新基地之一。培養了一大批先進材料為國家培養化學人才。

      4、四川大學

      5、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考研排名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培養具備無機非金屬材料及其復合材料科學與工程方面的知識,能在無機非金屬材料結構研究與分析、材料的制備、材料成型與加工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生產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全國共有41所開設了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的大學參與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中南大學,排名第二的是吉林大學,排名第三的是哈爾濱工業大學,以下是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大學排名列表:

      拓展資料:

      學生就業

      水泥、玻璃、混凝土、建筑陶瓷等建筑材料業是無機非金屬領域中最大、最成熟的產業之一。例如我國2013年水泥產量24.1億噸,平板玻璃7.8億重量箱,商品混凝土11.7億立方米,均在億的級別上,而整個建筑材料業營收6.3萬億元。所以,以水泥廠、玻璃廠、陶瓷廠、建筑施工等企業是吸納無機非金屬材料,尤其是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人才的主要場所。

      不過,由于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含義越來越寬泛,所以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人才就業并不僅限于此。半導體行業是另一個無機非金屬領域中較為龐大的行業,整個行業營收也在數萬億級別。研究方向為半導體材料的同學可以考慮前往電子元器件企業、半導體材料*以及研發單位、半導體照明等半導體相關企事業單位。電池業的規模也相對較大。研究方向為電池材料的同學可以考慮電池材料生產、電池*等電池業、新能源車、光伏*業相關企事業單位。其他像晶體、特種陶瓷等研究方向,行業規模相對較小,對人才需求也較小。

      一些前沿新材料,像超導材料、納米材料、石墨烯等等,也屬于無機非領域。所以無機非人才也可以前往相關高校、研究院從事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研究工作。

      (參考資料: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百度百科 )

      以上就是大學路整理的復合材料院校排名 金屬材料工程考研院校排名如何?相關內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請查閱大學路。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復合材料院校排名 金屬材料工程考研院校排名如何?”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