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9日 13:50 | 大學路
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什么是定向招生?定向招生如何定向?,希望能幫助到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定向招生是指在招生時就明確畢業后的就業方向的招生辦法,其目的是為了鼓勵學生到農村及比較艱苦的地區工作。定向的方法是高等學校按國家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實行“定向招生,定向就業”。
高等學校應根據考生填寫的定向志愿錄取定向生,并在錄取通知中注明定向地區或部門。定向就業招生與非定向招生應同時進行投檔錄取。它的真實含義是定向就業招生,而不是指定在某個省招生或者指定招收某個學生。
定向范圍:
內蒙古、廣西、貴州、云南、西藏、青海、甘肅、寧夏、新疆等九省區,以及農業、林業、地質、能源、建材、氣象、測繪、國防軍工、*等系統和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中工作環境比較艱苦的單位。 中央部門所屬的農業、林業、地質、能源、建材、氣象、測繪、輕工、司法、國防軍工等高等學校可分別按隸屬關系,面向農場、牧場、生產建設兵團、林區、礦區、油田、野外地質隊、遠洋捕撈生產、氣象臺站、鹽場、勞改勞教場所、國防軍工三線等地區定向。 省、自治區、直轄市所屬普通高等學校的定向范圍是:教育基礎薄弱的革命老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山區、邊遠地區的縣,工作環境比較艱苦的行業。
定向招生報考條件:
所在縣或者地區屬于國家貧困縣地區。而且具有連續六年的學籍在這些貧困縣中,就是你的初中高中必須在這些貧困地區念的書,如果你具有這個資格了。那么填報志愿的時候是單獨填報的,和本一本二批分開的。
錄取的時候也在本一批之前錄取,如果沒能錄取,不影響下一批次的錄取。對本一本二批的錄取沒有任何影響,相反還能增加你被大學錄取的機會。一般填報貧困專項有兩個志愿可以填,就是你可以填兩所學校。
招生政策:
為了保證工作環境比較艱苦的地區和行業能得到一定數量的畢業生,高等學校按國家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實行“定向招生,定向就業”。定向的地區為內蒙古、廣西、貴州、云南、西藏 、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9個省(自治區),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中工作環境比較艱苦的單位也可定向。教育部所屬院校還可面向農業、林業、地質、能源、建材、氣象、國防軍工、*等部門定向招生。選報定向志愿的考生,應填寫《定向生志愿表》。高等學校應根據考生填寫的定向志愿錄取定向生,并在錄取通知中注明定向地區或部門。定向就業招生與非定向招生應同時進行投檔錄取。錄取定向生,一般與非定向生執行同一錄取分數標準。高等學校定向就業招生計劃在該校調檔。分數線上不能完成的,可在該校調檔分數線下20分以內、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由省級招辦補充投檔,學校根據考生定向志愿擇優錄取;若仍完不成定向就業招生計劃,則就地轉為非定向計劃執行。
定向生待遇:
定向就業單位不能參與高校定向生招生錄取工作,也不能以任何理由向考生收取任何費用。定向生入校后,可以享受定向就業單位提供的學費和住宿費,有的甚至還能享受生活補助。不過,定向生的這些待遇,現在在有些地方已經大打折扣了。
定向生義務:
定向生入校后不得轉系、轉專業。本科畢業時,如果想繼續攻讀研究生學位,也必須經過定向單位同意,重新簽訂相關協議書后方可報考。
為了防止定向生毀約,畢業時,學校一般會把定向生的人事檔案、組織關系、畢業證、學位證、就業報到證等資料交給定向單位人事部門保管。服務期滿后,再交還本人。
定向生畢業后到定向單位的服務期限一般是5~15年,一旦服務期滿后,單位就允許你流動,對你不再有任何制約。
為了更好地理解定向生的含義,特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進行說明。 比如 甘肅省某單位急需野外勘探專業的人才,但是由于條件艱苦,很多人不愿意到這個單位就業。為了鼓勵畢業生到這個單位就業,保證該單位的工作能夠正常進行和延續,該單位委托中國××大學為其招收10名定向生。該大學同意后會將該定向生計劃報教育部,經審批備案后,在當年就可以招收10名定向生,這10名定向生錄取時最低可以降低20分錄取,同時可以免交學雜費并可以獲得獎學金。畢業以后,這10名定向生則必須到該單位就業,一般期限為6年,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定向生。
定向招生是指在招生時就明確畢業后的就業方向的招生辦法。
定向招生:
定向招生主要面向邊遠地區和工作環境比較艱苦的行業,目的是培養人才并保證他們能夠得到一定數量的畢業生。考生自愿填報有關高等學校定向就業招生志愿并按有關政策一旦被錄取為定向生,須在入學注冊前與高校及定向就業單位簽訂有關定向就業協議。
定向招生條件:
定向招生要求考生參加高考,并填報院校志愿,投檔錄取。被錄取為定向生后,必須簽訂國家教委、計委頒發的《定向招生協議書》,學生畢業后的就業由定向單位安排,待遇與參加統招生相同。如果沒有按協議就業,責任由雙方負責。
定向招生在畢業后就業的優勢:
1、就業穩定:
定向招生在畢業后會按照招生時簽訂的合同到定向地區或單位就業,這使得畢業生的就業得到了一定的保障。與非定向生相比,定向生的就業更加穩定,因為他們已經與定向單位或地區簽訂了合同,不必面臨就業的波折和不確定性。
2、享受優惠政策:
定向招生定向地區或單位往往會有一些優惠政策,例如工資待遇、住房保障、職業發展等方面的優惠政策。這些優惠政策能夠吸引更多的考生選擇定向招生,并在畢業后留在定向地區或單位工作。
3、專業對口:
定向招生在畢業后往往可以專業對口,這使得畢業生在就業時能夠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與非定向生相比,定向生更容易找到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更容易在工作中展現自己的專業能力。
4、考研加分優勢:
定向招生在考研時有一定的加分優勢,這使得他們在與其他考生競爭時更有優勢。根據不同的情況,定向招生可以獲得20分不等的加分,這使得他們在考研中更容易脫穎而出。
5、國家供養,免除學費:
定向招生在就讀期間由國家供養,不需要繳納學費,這使得他們的家庭負擔更小,也更容易接受高等教育。與非定向生相比,定向生的學費和生活費用得到了國家的資助,可以更加專注于學業和個人發展。
定向招生是指高校根據一定條件、標準和規定,有針對性地在特定區域或特定群體中選拔學生的招生方式。這種方式旨在滿足社會需求、促進教育公平,并提高高校培養人才的有效性。
定向招生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
地域定向:高校依據發展需要和區域差異,在特定地區優先選拔學生。例如,某大學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可能在經濟欠發達地區設立定向招生計劃,鼓勵當地學生就讀。
職業定向:高校根據特定專業或行業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拔學生。例如,某工科大學可能會在信息技術領域設置定向招生計劃,吸引對此感興趣并具備相關能力的學生。
異省定向:高校在不同省份之間進行異省間定向招生,以滿足特定人才需求。這種形式的定向招生可以促進地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
特殊群體定向:針對身體殘障、貧困家庭、少數民族、農村學生等特殊群體設立的定向招生計劃。此舉旨在提供平等的教育機會,并幫助這些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定向招生的實施需要符合法律和政策的規定,以確保公正、透明和公平性。高校在執行定向招生計劃時應當嚴格遵守相關規定,保證選拔標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確保選入的學生具備相應的能力和潛質。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盡管定向招生可以推動高校與社會需求的緊密結合,但也需要注意平衡公平與選擇的關系,避免培養過于單一或片面的人才。同時,社會應該加強對定向招生政策的監督和評估,確保其有效性和公信力。
以上就是大學路整理的什么是定向招生?定向招生如何定向?相關內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請查閱大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