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中專部簡介
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中專部創建于1952年,是廣東省一所以水利電力類專業為主的公辦全日制中等職業院校。學校占地面積約1576畝,總建筑面積63萬平方米。開設46個專業,省級(含)以上重點(品牌)專業14個,其中國家級重點專業4個;與廣東嘉應學院、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合作開設2個本科專業,與東莞理工學校院開展“4+0"協同育人試點。紙質圖書藏書量88萬余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2億元?,F有教職工近800人,教授、副教授258人,國務院津貼專家1人,二級教授2人,博士、碩士470人?,F有全日制在校生1.5萬余人,與澳大利亞、美國等發達國家的高校合作培養學生600余人。學校與國內357家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均超過99%。
學校是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國家骨干高職院校、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廣東省一流高職院校建設計劃"立項建設單位、全國優質水利高職院校。設有水利部“全國水利行業定點培訓機構"、勞動與社會保障部“水利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全國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站",是承擔教育部、住建部實施“建設行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的院校之一,也是廣東省“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和“廣東省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機構";2006年經廣東省勞動與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了“職業技能鑒定所"。2014年教育廳、水利廳批準成立“廣東省水利人才教育基地"。多年來,秉承“厚德、篤學、慎思、泓技"校訓,堅持特色興校戰略,為行業和社會輸送6萬余名技術技能人才,成為行業發展和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人才培養搖籃,是廣東乃至華南地區水利行業的“黃埔軍校"。
著力打造高水平專業群,助力區域產業人才結構優化。學校深度對接和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區建設,面向水電能源供給、安全保障等戰略領域,著力建設服務國家重點產業和區域支柱產業的高水平專業。優化形成行業特色鮮明的10個專業群,重點打造動態調整、自我完善的品牌專業和特色專業。學校80%的專業緊貼水電行業,省級以上重點專業超50%,建成國家、省級重點專業7個、國家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2個、高本銜接試點專業4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7個。建成省級高職教育實訓基地3個、省級公共實訓中心2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1個、校內實訓室和實訓場所170多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達到200多個。70%以上畢業生成長為行業企業技術骨干和管理中層,畢業生中有36人成為國家行業技術能手,13人獲得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學校入選“全國畢業生就業50所典型經驗高校"。
著力建設高水平雙師隊伍,打造卓越教學創新團隊。學校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建立引才、育才、獎才、助才“四位一體"政策體系,構建多個以高水平專業拔尖人才為核心的優秀教學團隊、面向產業的技術服務與科研團隊、多元共享的創新創業團隊和校企共育、師德高尚、技藝精湛的匠師團隊?!半p師型"教師占比90%以上,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工作室1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領銜的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一批、省級教學團隊6個,“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等24人,省級高層次技能型兼職教師36人,在國家、省市各級各類專業理事會和教職委任職106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林冬妹教授作為全國3名高職院校代表之一,參加了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
學校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堅持以職業性、技術性、終身性為行為邏輯起點,以服務國家和社會發展為宗旨,以“求真務實、尚德惟新"的水院大禹治水精神為引領,面向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區等國家重大戰略及“一帶一路"倡議,服務現代水利電力等重點行業和智能制造、現代服務等新興產業,培養復合型高素質專業技術技能人才,打造行業型職業教育品牌,為創建中國特色、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職業院校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