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科技大學

      • 學歷層次: 本科
      • 學校性質: 本科
      • 主要專業:
      • 聯系方式:
      • 院校地址: 內蒙古包頭市昆都侖區阿爾丁大街7號

       內蒙古科技大學坐落在首批全國文明城市、美麗的草原鋼城--包頭,她始建于1956年,最初為包頭鋼鐵工業學校和包頭建筑工程學校,1958年兩校合并組建包頭工學院,1960年更名為包頭鋼鐵學院,隸屬原冶金工業部,1998年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理,成為中央與地方共建的高等學校。2000年內蒙古煤炭工業學校并入,2003年更名為內蒙古科技大學,2009年成為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


        經過56年的建設與發展,內蒙古科技大學已發展成為以冶金、采礦、煤炭、稀土為特色,以工科為主,工、理、文、管、經、法、藝術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


        學校設有19個學院,1400多名專任教師精心培育著25000多名全日制在校生。教師中,正高級職稱192人,副高級職稱505人,具有碩士、博士以上學位者占80%以上。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入選中組部“千人計劃”1人;教育部青年教師獎獲得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等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8人;內蒙古“科教興區”突出貢獻獎獲得者、烏蘭夫基金獎獲得者、內蒙古西部開發突出貢獻獎獲得者、內蒙古科技創新杰出人才、內蒙古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內蒙古教學名師獎獲得者、內蒙古“草原英才工程”人才等90余人。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我校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提高教學質量,提升辦學水平,建立了系統科學的教學管理制度、各主要教學環節的質量標準和教學質量監控保障體系。


        與此同時,學校加強教學團隊、課程體系、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和教學工作研究。近年來,先后有5個教學團隊獲評自治區教學團隊,20個教學團隊成為校級教學團隊;35門課程被評為自治區級精品課程,73門課程成為校級精品課程;9個實驗室被評為自治區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校還建成了1個工程訓練中心;有16項教學成果獲得自治區教學成果獎,取得校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成果86項。


        在此基礎上,學校在人才培養模式、培養規格等方面順應時代要求,弘揚重視實踐教學的辦學傳統,進行積極的探索與改革,完善學分制制度,形成了有利于因材施教、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個性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管理體系,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全面協調發展。2008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并獲得優秀。


        教學設施是教學工作的物質保證。學校千方百計改善辦學條件,先后籌資建設了第二教學樓、第二實驗室、教學實驗綜合樓、工程訓練中心、體育館、逸夫樓,改擴建了第一教學樓、圖書館等,解決了教學場所、教學用房不足的困難;投資建設各類實驗室,緩解了學校實驗教學條件不能滿足教學要求的矛盾;建立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160余個;建設多媒體教室113個,多媒體教室的座位數達到15000余個;為學校所有的合班教室安裝了無線擴音系統以保護教師的身體健康、提高教學效果;建設了設備齊全的教師休息室,使教師在溫馨的工作環境中進行教學活動;建成了覆蓋學校所有教學、辦公場所和師生生活區的有線校園網絡和覆蓋主要教學、實驗及辦公區的無線校園網絡,許多課程采用了網絡教學和網絡輔助教學,教學管理實現了網絡化。現代化的圖書館館藏紙本圖書、電子圖書380多萬冊(種),中外文數據庫檢索系統26個,中外文電子期刊3萬多種,是包頭地區館藏文獻最多、現代化程度最高、服務最全面的綜合性圖書館。


        學校牢固確立學科建設的龍頭地位,根據行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按照“整體推進、分層實施、重點突破、注重特色”的原則,以凝煉學科方向、匯聚學科隊伍、構建學科平臺為重點,推進學科建設持續快速發展,形成了“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截至目前,學校有4個國家特色專業,20個自治區品牌專業;12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60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9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7個自治區重點學科、2個自治區重點培育學科、10個校級重點學科,6個校級重點培育學科;校企聯合實驗基地3個,工程訓練中心1個。


        2009年,我校順利成為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冶金工程和礦業工程成為博士點立項建設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成為博士點立項建設支撐學科,實現了辦學層次和學科建設的重大突破。2011年6月,順利通過了博士點立項建設中期檢查。


        與此同時,學校十分重視社會急需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深化研究生教育與培養制度的改革,加強了導師隊伍的建設,研究生招生規模迅速擴大,目前在籍人數1735人。


        學校積極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開展科學研究。五年來,共新增科研立項794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128項:包括973計劃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2項,國家科技支撐項目2項,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3項,973前期預研項目4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5項,國防軍工項目4項,科技人員服務企業項目5項,其他部委項目39項;省級項目358項??蒲许椖靠偨涃M3.1億元。


        到目前為止,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1個,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8個,自治區院士專家工作站2個,自治區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自治區生產力促進中心2個,自治區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內蒙古高校創新方法推廣應用基地1個。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內蒙古創新團隊3個。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學技術獎30項,市級科技進步獎7項。申請專利212項,56項專利獲得授權。發表各類學術論文4745篇,其中被三大檢索收錄742篇,出版專著、教材231部。2008年被自治區政府評為“科技創新先導型大學”,2010年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評為全國知識產權試點單位。

        近年來,學校大學生科技創新在各級各類競賽活動中取得了顯著成績。特別是2010年以來,我校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創業計劃競賽、電子設計競賽等課外科技文化活動獲省部級以上獎項共計210項。2010年,我校學生勇奪第五屆“挑戰杯”全區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團體總分第一,取得了最高榮譽--“挑戰杯”;2011年,我校以團體總分第二名的成績在內蒙古自治區第七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榮獲“優勝杯”;第十二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榮獲三等獎兩項。

        學校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辦學,先后與包頭鋼鐵集團公司、上海寶山鋼鐵集團公司、太原鋼鐵集團公司等一批企業,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重慶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等兄弟院校以及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德國、瑞典、日本等國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師資培養、科技合作、學術交流、合作辦學等長、短期合作關系;聘請、邀請李冠興、楊叔子、顧秉林、陳立泉、彭蘇萍、薛其坤等院士、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海因里希?羅勒博士等國內外知名學者到校作兼職教授或開展學術交流;選派教學、科研及管理骨干出國進修、培訓、執行合作科研項目、參加國際會議。同時實施留學生教育,傳播中華文化,來自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蒙古、韓國、約旦等國家的50余名長、短期留學生曾在或正在我校學習漢語。

        學校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每年舉辦多場大型畢業生就業雙選洽談會和專場招聘會,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搭建平臺。面對當前就業形勢,我校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辦法在鞏固擴大冶金、煤炭兩大行業市場的同時,不斷開拓中鐵、中建、電力、化工、電子信息、食品、生物制藥、裝備制造等新的就業領域,全方位拓展畢業生就業市場。學校與神華集團、包鋼集團、寶鋼集團、中建集團、中冶集團、中國北方人才市場、中國稀土高新人才市場、昆山人才市場等數百家大型重點企事業單位和人才服務機構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促進了學校就業市場的穩定發展。

        我校根據用人單位需求,與企業采取定向招生、訂單培養等多種合作模式聯合培養畢業生。2009~2011連續三年與濟鋼集團簽訂4+1培養合作項目;與天津鑫坤泰集團簽訂3+1培養合作項目;與奇瑞汽車集團簽訂本科3+1培養項目、高職1+1+1培養項目;與大連安博教育集團合作建立“大學生就業促進工程-大連實習實訓基地”,2012年學校將與大連安博教育集團聯合招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服務外包方向)專業本科生。

        在2000年和2009年教育部僅有兩次的就業工作先進評選中,我校均獲得“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殊榮;2009年,我校入選全國50所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我校成為同時獲得“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與“全國50所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睒s譽的全國22所高校之一。

        2007年學校被列為“中國大企業集團重點招聘學?!保?005年以來,學校在全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中,連續7次被評為第一名,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一直位居內蒙古自治區高校前列。我校畢業生以“上手快、留得住、后勁足”的特點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半個世紀以來的辦學歷程中,為自治區、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輸送了各類人才數萬余名。

        學校以體育教學為重點,群體活動為基礎,競技體育為亮點。近年來,在國內外體育競賽中,獲自治區級以上獎牌286枚,其中國際體育競賽金牌8枚,國家級體育競賽金牌18枚,省級體育競賽金牌128枚。目前,我校田徑運動成績居內蒙古自治區首位;女籃6次奪得冠軍,女排5次奪得冠軍,男足在2011年奪得冠軍,我校體育競技水平居內蒙古高校前列。特別是在全國大學生田徑錦標賽中,2010年奪得團體第六名,2011年奪得團體第十名。在2011年第二十六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田徑半程馬拉松比賽中,由我校運動員組成的中國隊獲得團體銀牌。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